揭開貓咪心臟病的面紗:飼主必知的貓咪心肌症
- Clark Sung
- 6月13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親愛的貓奴們,您可能不知道,心臟病其實是貓咪最常見十大死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在貓咪的死亡原因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貓咪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 據統計,在一般貓咪族群中,肥厚性心肌症(HCM)的盛行率可達14.5%至33.9%之高,這表示每三到七隻貓咪中,就可能有一隻患有此病。它常常在不經意間悄悄影響著我們摯愛的貓咪。
**本文內容主要參考美國獸醫內科醫學會(ACVIM)於2020年發布的《貓咪心肌症分類、診斷與管理共識指南》(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myopathies in cats).
什麼是貓咪心肌症?
心肌症(Cardiomyopathy)是指影響貓咪心臟肌肉的疾病。心臟是身體的泵浦,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當心臟肌肉生病時,它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會受損,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這類疾病通常是原發性的,意味著並非由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高血壓)所引起。
常見的貓咪心肌症類型
在多種貓咪心肌症中,最常見的是:
肥厚性心肌症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心臟肌肉(尤其是左心室壁)異常增厚,導致心臟腔室變小,難以充分充血。這是貓咪最常見的心臟病。
限制型心肌症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 RCM): 心臟肌肉變得僵硬,限制了心臟舒張和充血的能力。
擴張性心肌症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心臟腔室異常擴大,心肌變薄且收縮力下降,泵血效率降低。雖然不如HCM常見,但病情通常較為嚴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症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主要影響右心室,心肌組織被脂肪或纖維組織取代,易引發心律不整。
未分類心肌症 (Unclassified Cardiomyopathy, UCM): 指那些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種類型的心肌症。
貓咪心肌症的徵兆:沉默的殺手
心肌症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許多貓咪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非常輕微,難以察覺。這也是為什麼定期健康檢查如此重要的原因。當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貓咪可能出現以下徵兆:
呼吸困難或急促: 這是最常見且嚴重的症狀之一,可能表現為呼吸頻率增加(休息時每分鐘呼吸超過30次)、張口呼吸,甚至出現類似哮喘的腹式呼吸。這是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肺水腫)或胸腔積液的表現。
食慾不振或精神沉鬱: 貓咪變得不活躍,對平常喜歡的玩具或活動失去興趣。
嗜睡或虛弱: 貓咪比平時睡得更多,或者顯得非常疲倦。
嘔吐或食慾改變: 有些貓咪可能出現消化道症狀。
昏厥或虛脫: 由於心臟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液到大腦,導致短暫的意識喪失。
突發性後肢癱瘓與疼痛 (血栓): 這是非常危急的情況,稱為「動脈血栓栓塞」(ATE)。心臟病貓咪的心臟腔室內可能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並堵塞動脈(通常是供應後肢的動脈),會導致後肢突然無力、冰冷、疼痛甚至癱瘓。數據顯示,患有肥厚性心肌症的貓咪,動脈血栓栓塞的發生率約為6%至20%。 一旦發生,這需要立即就醫,且血栓復發率也相當高,約在25%至75%之間,飼主需特別留意。
如何診斷貓咪心肌症?
由於心肌症的隱匿性,專業獸醫師的診斷至關重要:
聽診: 獸醫師會仔細聽診貓咪的心臟,是否有心雜音、奔馬律(不正常的心臟音)或心律不整。
X光檢查: 評估心臟大小和形狀,以及肺部是否有積水(肺水腫)或胸腔積液的跡象。
心臟超音波 (Echocardiography): 這是診斷貓咪心肌症的黃金標準。超音波能清楚看到心臟的結構、各個腔室的大小、心肌厚度、瓣膜功能以及血液流動情況,從而判斷心肌症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心電圖 (ECG): 記錄心臟的電氣活動,用於檢測心律不整。
血液檢查: 如心臟生物標誌物 (如ProBNP),可作為心臟病的篩檢工具或評估心臟壓力狀況。
貓心肌病的分級系統(ACVIM 分期)
獸醫心臟科專家根據貓咪心臟病的進程,將心肌症分為不同的階段,這有助於獸醫師判斷病情、預估預後並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A 階段:高風險階段 (At Risk)
此階段的貓咪本身沒有心臟結構異常或心臟病的臨床症狀,但因品種(如緬因貓、布偶貓等)或家族遺傳,被認為是心肌症的高風險群。
飼主應注意: 定期健康檢查,包括心臟聽診,並與獸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早期篩查。
B 階段:有結構性心臟病但無臨床症狀 (Asymptomatic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貓咪的心臟已出現結構性變化(例如心肌增厚、心臟擴大),但尚未出現心臟衰竭的任何臨床症狀。
B1 子階段: 心臟結構變化輕微,心臟擴大不明顯,發展為心臟衰竭的風險較低。通常不需立即藥物治療,但需定期追蹤。
B2 子階段: 心臟結構變化較明顯,尤其是左心房已明顯擴大,被認為發展為心臟衰竭或血栓的風險較高。此階段的貓咪可能需要開始預防性藥物治療。
飼主應注意: 定期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監測病情變化,並遵從獸醫建議,可能需開始居家觀察呼吸頻率。
C 階段:有臨床症狀 (Clinical Heart Failure or Arterial Thromboembolism)
此階段的貓咪已經出現或曾經出現過心臟衰竭(如呼吸困難、肺水腫、胸腔積液)或動脈血栓栓塞的臨床症狀。
飼主應注意: 這是需要緊急醫療介入的階段。貓咪需要立即接受藥物治療,通常需要住院觀察和穩定病情。此後需長期居家服用多種藥物,並密切監測。
D 階段:難治性心臟衰竭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此為心肌症的末期,貓咪的心臟衰竭即使在最大劑量或多種藥物治療下仍無法有效控制,症狀反覆出現或持續惡化。
飼主應注意: 此階段的治療目標是盡力維持貓咪的生活品質,可能需要更頻繁地調整藥物,或考慮其他姑息性療法。
治療與管理
貓咪心肌症的治療目的在於改善貓咪的生活品質、減輕症狀、延緩疾病進程,並預防潛在的併發症,特別是血栓的形成。治療方案會根據心肌症的類型、嚴重程度和貓咪的整體狀況而定,通常包含:
藥物治療:
利尿劑: 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肺水腫或胸腔積液。
血管擴張劑: 幫助心臟更有效率地泵血。
心律不整藥物: 穩定心跳,改善心臟功能。
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 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尤其對於高風險的貓咪。
氧氣治療: 對於呼吸困難的貓咪提供輔助。
壓力管理: 盡量為心臟病貓咪提供一個安靜、穩定的生活環境,減少壓力。
飲食管理: 雖然沒有單一的心臟病專用飲食,但一般建議低鈉飲食,並確保提供足夠的牛磺酸(特別是如果貓咪只吃自製食物)。
心肌症的預後與生存時間
貓咪心肌症的預後差異很大,取決於疾病類型和嚴重程度。
對於肥厚性心肌症 (HCM) 的貓咪,若發展至心臟衰竭(CHF),中位生存時間約為342天。
而擴張性心肌症 (DCM) 引起的CHF,由於病情通常更為嚴峻,中位生存時間僅約為43天。
若發生動脈血栓栓塞,貓咪的長期生存預後通常較差,中位生存時間約在51至192天之間。
儘管這些數據聽起來令人擔憂,但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對於延長貓咪的壽命和提高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飼主可以怎麼做?
作為飼主,您的角色在貓咪心臟病的管理中至關重要:
定期健康檢查: 即使貓咪看起來健康,每年至少一次的獸醫檢查,特別是心臟聽診,對於早期發現潛在問題非常重要。
留意微小變化: 密切觀察貓咪的呼吸頻率、食慾和活動力。如果發現任何異常,請立即就醫。
遵從獸醫師指示: 若貓咪被診斷出心臟病,請務必按照獸醫師的指示給予藥物、調整飲食並定期回診。
保持鎮定: 當貓咪出現呼吸困難或虛弱等急性症狀時,請盡量保持冷靜,避免貓咪焦慮,並迅速將其送往最近的動物醫院。
貓咪心肌症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獸醫的專業診斷、適當的治療和飼主的細心照護,許多貓咪都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陪伴我們更長的時間。讓我們一起為毛小孩的心臟健康努力!
文獻來源
Luis Fuentes, V., Abbott, J., Chetboul, V., Côté, E., Fox, P. R., Häggström, J., Schober, K., & Stern, J. A. (2020). 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myopathies in cats.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34(3), 1062–1077. https://doi.org/10.1111/jvim.15745


Comments